那部禁片不看也罢,这才是华语恐怖片的天花板
2022-04-12 08:14:37
  • 0
  • 0
  • 1

来源:克拉克 火星影剧

本文开始之前,我想先提出一个问题。

抛开影视游戏等因素的影响,仅从形象设定角度出发,你更喜欢 僵尸 还是 丧尸 ?

如果对这两个物种不甚了解,可以通过下图辨别。

(僵尸)

(丧尸)

就我个人而言,偏爱丧尸多一些,因为丧尸的视觉观赏性更强。

近期被期待一年之久的丧尸题材影片《哭悲》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本片自首款预告释出后,便被视作华语恐怖范畴内的里程碑,博得众多内地恐怖片爱好者的猎奇心。

于是影片开始被各种标签加持,逐渐传呼其神。

周末欣赏完这部「神作」后,我最真实的想法是,内地恐怖片迷着实太不容易了。

豆瓣的华语恐怖片榜中,排名第一的是周星驰的《回魂夜》。

这是一部相当精彩的Cult片,但如果以原教旨主义的标准去衡量,它并不恐怖。

排名第二的是2013年上映的《僵尸》,它被称作近十年来最好的华语恐怖片。

我看了看明年计划中的港片,或许《僵尸》成为了近二十年来最好的华语恐怖片,它代表着最后的僵尸电影。

借着台湾丧尸电影兴起的趋势,正好简单科普下僵尸与丧尸间的差异,顺带聊聊《僵尸》这部电影。

01

坦率地讲,僵尸的设定更接近于吸血鬼。

想要产出一只高规格的僵尸需要很多重道法(此处省略做法实录)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工序。

注意,这里仅一只。

丧尸的设定更具 科学性,现代的丧尸可以将其归因为某种病毒对大脑造成的影响。

产出一只僵尸的难度取决于病毒的开发规模。

被认为最接近丧尸症状的是 狂犬病,所以一定要及时接种狂犬疫苗,避免成为丧尸。

僵尸咬你,你不会变成僵尸,而是死亡。

丧尸咬你,只要大脑还在,你就会成为其中一员。

玩过《瘟疫公司》的人会发现,空气一旦沾染丧尸病毒,甚至不需要被咬或其他物理接触方式,人体就会被感染导致变异。

僵尸最早诞生于清朝的两部小说,袁枚著写的《子不语》和纪晓岚撰录的《阅微草堂笔记》。

两本小说或多或少的涉及了关于僵尸的起源成因、消杀方法等,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传说息息相关。

也有人将僵尸的起源和湘西的「赶尸」联系起来,塑造了僵尸一蹦一跳的鬼畜行动方式。

最后一种说法是外国的吸血鬼传说随着旅居者的到访本土化后在民间故事中形成了僵尸。

可以参考1936年香港的第一部僵尸电影《午夜僵尸》,据说导演在看完1931年美国环球影业出品的《德古拉》后获得灵感,拍摄了本片。

后来香港也陆续产出过一些僵尸电影,直到1985年由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上映,彻底让僵尸题材风靡亚洲,进入全新的时代。

1997年随着林正英的逝世,僵尸片走向没落。

丧尸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生物学家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变体。

《哭悲》里女主在地铁上观看的就是此书,不过还是要强调一下,弗兰肯斯坦是书中生物学家的名字,不是怪物的名字,怪物在小说中没有姓名。

丧尸最早起源于海地的民间传说,传言当地人可以通过巫术或魔法复活死人。

后来有科学家认为这些所谓的丧尸其实是海地当地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脑损伤和学习障碍的人。

1932年就已经有电影《白色僵尸》展现西方传说中的丧尸形象。

到了1968年,乔治·A·罗梅罗导演的影片《活死人之夜》上映,彻底震撼了当时观影的人群。

本片预算仅11万4千美金,最后取得三千万美元的票房。

罗梅罗的“活死人”严格来讲并不能算作丧尸。

罗梅罗从1954年理查德·马特森发表的小说《我是传奇》(也有翻译为地球上最后一个人)里的怪物形象收获启发。

他首次将人类被怪物咬伤也会转化为吃人怪物的设定引入影视题材,并在后续《活死人黎明》、《活死人之日》中加以完善补充,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罗梅罗僵尸」。

1996年日本卡普空公司推出了《生化危机》,此后不同玩法设定的丧尸游戏开始多了起来。

2013年《末日Z战》上映,这部电影被称作“近十年来最好的丧尸电影”。

其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往后的丧尸开始跑得比疯狗还快,尸潮等名场面被模仿,比如《釜山行》。

由此可见,丧尸和僵尸的本质区别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属性带来的,这点从恐怖片表现形式上也能明显看出。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僵尸和丧尸哪个更厉害。

从现实角度来看,丧尸热潮持续蔓延,僵尸文化濒临灭绝,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英国街头丧尸装扮)

假如抛开现实纯谈战力,最高级别的僵尸,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成为一种至高魔王般的存在。

没有肉身只存在灵体,无法被灭绝。

对应僵尸题材的结局,虽沉默,但一直被铭记致敬。

(犼,相传是僵尸的鼻祖)

最高级的丧尸,如扎导《活死人军团》里的Boss,《虐杀原形》中的主角艾利克斯等。

这些丧尸就有点像超级英雄了,无敌自愈力,率领僵尸军团,无事还能发个波。

丧尸去打僵尸,摸都摸不着,怎么打。

最后就和丧尸文化一样,散播全球,却无法消灭僵尸的魂魄。

可以说丧尸胜在数量,僵尸胜在法术。

单挑丧尸肯定打不过僵尸,丧尸会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弱,僵尸则会越来越强。

丧尸电影都会以爆头作为解决方式,但僵尸没了头依然可以活蹦乱跳(无头将军)。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碰见丧尸兴许还能搏一搏,

遇到僵尸除非你黄袍加身法力无边,不然还是走为上计,记得屏住呼吸。

02

《僵尸》是导演麦浚龙的处女作,他的父亲麦绍棠是电讯集团老总,人称“凶悍股王”。

麦绍棠曾经下令“封杀”刘德华,一度禁止他拍摄《无间道》,最后寰亚集团的林建岳出面调解才得以和解。

刘德华以8000万港币的价格买下麦绍棠手中的天幕公司的股份,同时向华强的夫人借款5000万给刘德华,并约定以后拍戏归还。

2002年麦浚龙刚一出道,马上就被各路媒体集体唱衰,曾有报道直接指出“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麦浚龙他连屁都不是”。

麦浚龙自己也说过“没有一天不被人骂”。

不过他不怎么为自己辩解,默默出歌,演戏,即使身处绯闻中心,麦浚龙依然「透明」。

麦浚龙是一个B级片影迷,Cult片爱好者。

他选择拍僵尸电影,既源自小时候的记忆,也是对僵尸片的致敬。

(麦浚龙与苍井空)

影片的幕后特辑中,经常一个镜头反复来回拍摄30-60次。

为了追求最好的效果,电影的制作周期长达两年,还找来「咒怨」系列导演清水崇作制片。

《僵尸》开场便响起了《鬼新娘》,这是《僵尸先生》里的经典配乐。

随着钱小豪“人生比电影更荒谬”的独白,出片名。

钱小豪在片中饰演同名的自己,他曾与林正英,许冠英共同出演僵尸系列,组成师徒经典三人组。

如今只剩小豪一人,便选择去九龙彩虹邨中的一座公屋里自杀。

自杀的原因和妻儿的死有很大关系,当小豪抬头望向天空时,此时上空与楼壁组合成类卷轴的样式,上面刻的字不详。

小豪进入电梯时,给了他眼镜的特写。

仔细观察会发现,墨镜内眼睛是没有瞳仁的。

结合片尾,这里埋的伏笔已被点明。

小豪自杀前摊开的物件,有「僵尸」系列的戏服,也有《太极张三丰》里天宝的军服,后来还展示了旧照片。

这些照片象征着港片的黄金年代,也是对故人的怀念。

纪录片《龙虎武师》中,林正英压轴登场,「九叔」是杰出的武术指导,带领了很多新人入行。

上吊时眼中的影像,有在邵氏出演过的角色,也有一个羊角裸女。

羊角裸女代表西方的恶魔,一段快速的蒙太奇反映死亡过程。

前来救他的是陈友扮演的道长,《僵尸先生》《僵尸叔叔》中都有他的出演,陈友同时是一位导演兼编剧,执导过《无敌幸运星》《不脱袜的人》等。

居民纷纷前来查看时出现了很多港片老戏骨,梅姨(鲍起静)、燕叔(卢海鹏)、杨凤(惠英红)、阿九(钟发),熟悉港片的观众可能会萌生情怀。

友哥做的另一碗糯米饭是给中阴身的丽姐,「中阴」是人死后到轮回投胎前的一个阶段。

僵尸冬叔的扮演者是吴耀汉,深具喜剧天赋,出演僵尸算是一种反差。

片中僵尸的形成,既是梅姨对冬叔去世后的执念,也是阿九炼尸续命失败后的产物。

棺材接地、摘下铜钱面罩、吸食童子血,最后和双胞胎怨魂的结合不断为其叠加增益BUFF。

最终一改往日行动缓慢,略感滑稽的形象,利用特效和化妆制作出威力巨大,望而生畏的怪物。

冬叔下楼时摔倒是被鬼拉了一下,俗称「鬼猛脚」。

冬叔摔坏颈椎后还可以动一说是「鬼上身」,也有「殁瞋」的说法,就是“死人睁眼”的意思。

四个「高脚怪」鬼差深夜出现在走廊里的戏份,最初是写给许冠英和楼南光的。

未曾想剧本尚未完成,许冠英已离世。

整场戏被删除,只留下鬼差过道。

结合阿九靠小鬼吊命的情节,可以理解为这是鬼差前来索他的命,不过每次都无功而返。

两个双胞胎女鬼的戏,从背景设定到运动形态都拥有日式恐怖片的影子。

降服女鬼时所使用的法器叫做「墨斗」。

影片结尾重回片头,只不过一切神鬼僵尸都消失了。

又一次小豪墨镜的特写,这次有了瞳仁。

儿子认领尸体时,吊牌上死因写着自杀身亡。

03

关于电影的结尾,无论是麦浚龙还是钱小豪都表达过自己的理解,小豪说这算是将死前看到的景象化作幻想。

麦浚龙表示片中很多戏份都有所删减,主题是“一个对被遗忘的恐惧的故事”。

电影结束后,缅怀林正英与许冠英。

出完字幕,麦浚龙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影院里,画面很快闪过,像是对僵尸片人走茶凉的思考。

齐泽克在分析《活死人之夜》等好莱坞恐怖片时,曾概括出一个原型:

“活死人归来”,即“某人死了,却不愿意死去 ;他不断归来,对活人构成威胁”。

无论僵尸还是丧尸,皆在“建国之后不许成精”下消失殆尽。

《哭悲》与《僵尸》最大的区别,不在物种,而是制作。

《僵尸》是麦浚龙私人情感的释放与恶趣味的表达,处处体现出香港的匠人精神。

影片的场景设计,摄影,美术都很用心,东西方元素的融合并不违和。

《哭悲》是一部拥有足够多番茄酱就可以拍出来的电影,噱头大于内核。

很多血腥画面像是对漫画《血十字》(哭悲灵感来源)的复刻。

片中演员讲不讲中文无关紧要,大面积的血腥没有造成任何痛感,使得《哭悲》沦为一场极佳的营销案例。

(血十字漫画)

“红线糯米今犹在,不见当年林正英”

华语恐怖片的未来和香港渐行渐远,《哭悲》最大的意义可能是在疫情期间拍出了一部流水到不能更流水的台湾B级片。

以至于难以让期待它的影迷感到不适或恐惧,只会想笑。

不过它总算是迈出了这一步,或许将来有影人制作出一部更好更本土化的Cult片。

话说回来,麦浚龙的《风林火山》究竟何时才能上映。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