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电影朋友圈|电影《长津湖》里的那些BUG ——一名老军迷兼老编剧的吐槽
2021-10-09 08:26:27
  • 0
  • 0
  • 2

先钢

也许是因为长津湖记载着父辈老部队的光荣战史而对它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许是因为这部电影大片铺天盖地的宣传让我对它有着过高的期待,当我坐在影院中观看《长津湖》这部电影时,越看越失望。虽不排除其中有某些闪光之处,但更多的时候,总有一些不符历史、不合情理的BUG让人出戏,观赏体验受到严重地的影响,以致实在无法看下去,只好中途退场。

电影刚刚开始,主人公伍千里回浙江湖州探亲,身为连长的他显得格外悠闲,还跟父母说什么“仗都打完了,不会再打仗了”。可真实的历史是,伍千里所在的九兵团作为计划攻台的第一梯队主力,此时正在上海周边秣马厉兵,准备解放台湾。编剧在写剧本之前,怎就没有了解一下这样的背景呢?

此处还有一个小小的BUG:探亲时的伍连长军装穿错了。此时解放军已换装50式军装,军官是戴大盖帽的。而影片中的人物装束依然同一年前渡江时一模一样。

到了晚上,岸边突然出现几个骑马的军人,冲着渔船一阵大喊大叫,通知九兵团的人马上归队。部队通知探亲者归队能用这样的方式吗?如果知道这里有九兵团的人直接通知不就得了,如果是盲目地走到哪喊到哪,连部队番号都公布出来,岂不是向全世界公开宣布这个兵团将有重大军事行动?这可是军事机密呀!那几个骑马的不该送到军事法庭去吗?

接下来镜头转换到美军仁川登陆的背景,以及北京中南海中国领导人做出出兵朝鲜决策的经过,再就是毛岸英向彭德怀要求去朝鲜并获得毛泽东支持的戏。可是九兵团并非首批入朝部队,而是去参加第二次战役。你演的那些都是十三兵团入朝前发生的事好不好?按照一般的编剧章法,当镜头从九兵团战士紧急归队的微观视角转向决策层时,难道不该讲一讲急召九兵团入朝的原因吗?比如第二次战役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比如中央军委对九兵团这支生力军的信任和期望。从大的方面说,能够让观众了解志愿军英雄们流血牺牲的价值所在,而不是让他们糊里糊涂看一场不知为何而打的仗;从小的方面说,也好为后面冬装没配齐就紧急奔赴战场做个铺垫。这个时候去写之前那些与九兵团入朝这个中心事件没有多大直接关系的事情,太空泛也太一般,毕竟片名叫的是“长津湖”而非“抗美援朝”。

大概是因为编导也觉得不能一句不提长津湖,于是就让彭德怀在这里向毛泽东提出将要在长津湖发动一次战役。可这个时候刚刚决定组建志愿军,美军也才刚刚越过三八线,连第一次战役都还没有开打。谁能知道第一次战役过后朝鲜战场是个什么态势?如果人家的进攻方向不是长津湖,你预想的战役打谁去?

接下来看到的是九兵团开到山东整训。这时冒出了一个伍万里参军的情节。首先,我们不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跟着他哥从浙江湖州找到在苏南的部队,然后又怎么一路跟到山东曲阜的;二是不明白这个时候的部队怎么就收下了这名新兵。须知这已经是1950年,新中国建立整整一年了,解放军也早已不是当年闹暴动、打游击的时候的队伍,新兵入现役还能那么随便?难道不需要经过地方政府征召,不需要履行必要的手续吗?

伍万里入了伍,镜头便转向了剧中着力描写的那个战斗群体,它叫“第七穿插连”。但不知这个名称是番号还是荣誉称号。如果是番号,穿插如同主攻、佯攻、迂回等等一样只是军队的一种战术,而这些战术通常是根据战场情况灵活运用,不可能让某支部队专事穿插而不必执行其他战术类型的作战任务,任何部队也都不可能养着至少七个专事穿插的连队。如果是像“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神枪手四连”那样的荣誉称号,“穿插”并非“好”、“硬骨头”、“神枪手”一类含有褒扬之意的词语,用这样一个普通战术名称来做荣誉称号是几个意思?

胡军饰演的那个角色“雷公”是“第七穿插连”的炮排排长。可什么时候我军的连队编制里有炮排了?如果志愿军能做到连队配炮排,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还不把美军给轰翻了?事实上,当时九兵团每个师只有一个炮兵营约12门火炮(主要是榴弹炮或山炮),团以下主要支援火力以82毫米口径以下的炮火为主,而基层连队之下则只有典型的步兵排。即使是根据战斗需要把某个炮排配属给某个连队,也不过是临时指挥关系,无关编制。“雷神”自然不可能是“第七穿插连”的第XXX名战士。

说到这个“第XXX名战士”,马上让人想到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钢七连”,感觉就是从那边趸来的(同一个编剧,倒也不担心有知识产权纠纷)。可这样的细节真实吗?九兵团的三个军都是不久前经历过淮海战役的。我们知道,淮海战役中部队伤亡和补充的频率快得惊人,有的解放战士上午补充到连队下午就牺牲,连名字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谁有那闲工夫记这种“第XXX名”的排名?就是想记也不可能记得精准啊!这种做法,应该是今天的人凭空臆想出来的。

雷排长跟伍家三兄弟的“师徒”关系也令人生疑。九兵团赴朝参战的共有20、26、27三个军。其中26、27两军的源头是山东八路军主力赴东北后留下的部队,新老兵基本上以山东籍战士为主。而从伍家老大、老二均为浙江湖州籍看,“第七穿插连”应该属于20军。这个军就是我父辈的老部队,是由江南北撤的新四军部队组成,以江浙籍战士为骨干,其中的山东籍战士大多是部队1946年转战山东后补充的新兵。照这么讲,来自山东沂蒙山的“雷公”应该是老大或老二的徒弟才对吧?

部队再次开拔,就是火车上的戏了。那时部队运兵都是坐“闷罐车”,这点倒也没拍错。可这部电影里的闷罐车似乎太高级了一些吧?居然弄得跟卧铺车似的,有高低床,甚至还有连首长的小包厢。在我的印象中,至少到上世纪70年代,运兵的闷罐车里都是没有床和桌椅的,所有人都密密麻麻地挤在粗糙的地板上席地坐卧。抗美援朝时的闷罐车条件居然如此好吗?

影片接着演到,运兵车停在了沈阳火车站,正准备将棉衣装上车时遇到了美军飞机轰炸,于是火车不得不马上开动,下面的人只好匆匆将棉衣丢上车。这里有两点与史事不符。第一,美军飞机真的轰炸过沈阳吗?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事实上美军飞机当时也就袭扰了中朝边境上的少数村庄,从来没有也不敢轰炸沈阳这样的大城市;第二,九兵团原定换装的地点不是沈阳而是吉林梅河口,没有完全换装的原因也并非一场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空袭,而是因为前方战局发展太快,为抓住战机必须紧急开赴战场。

部队进了朝鲜,伍千里他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护送一批电台和译电员到志愿军司令部。影片中还借彭德怀的口吻抱怨说,我现在没有电台、没有译电员,怎么指挥打仗啊!拜托,现在已经是第二次战役了好不好?请问第一次战役是怎么指挥的?

就算缺电台和译电员,干嘛要从东线带过去?请看这张地图,志愿军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见地图左上角)离中朝边境很近,且交通十分方便。而东线战场(见地图右上角)距离离后方和大榆洞志司都非常遥远,东西两线之间还隔着一条平均海拔2000多米的狼林山脉,舍近求远把电台和译电员从东线送,该不是脑子进水了吧?难道编剧在写一场战役之前,连看看战役经过要图这种最起码的功课都不做吗?还有,译电员就那么金贵?谁都知道,只要有密电码,译电这事的技术含量也就相当于翻字典,只要认识字人人都能做,至于专门派人而且兴师动众地派一支部队护送吗?

接下来的戏可以说是越来越离谱了。这里不得不先对第二茨战役时的战场态势做一点补充说明(谁让电影里没说清楚呢)。之前进行的第一次战役,是我军入朝部队在中朝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给予一场迎头痛击。麦克阿瑟虽然遭受当头一棒,但还没有意识到我军已派大兵团入朝,以为只不过是少量边防部队越境保护边境安全,所以美军和南朝鲜军队依然十分嚣张,继续北进。在此情况下,志愿军司令部决定抓住我军实力还没有完全暴露的机会,在朝鲜北部东西两线分别设伏,围歼“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主力,彻底扭转朝鲜战局。为此,志司要求各部队在战役打响之前一律昼伏夜行,秘密开进。20军、27军、26军分别于11月7日、12日、19日依次入朝,到11月21日全部完成秘密开进任务。在此期间,美军虽每天出动1000多架次飞机侦察,却对这十几万部队的行踪毫无察觉,被称为“当代战争史上的奇迹”。但在这部影片中,伍千里他们的部队先是在大白天堂而皇之地坐着火车在朝鲜境内开进,被轰炸后又大摇大摆地经过一片布满乱石的开阔地,再次遭到美国军机扫射。这不是在大战之前暴露我军实力和作战意图,向敌人示警吗?

最可笑的是接下来一场莫名其妙的战斗。说的是伍千里他们在执行护送电台和译电员的任务途中发现前方正在进行一场战斗,那是一支兄弟部队在攻打美军的一个通讯塔。由于兄弟部队的战斗受阻,伍千里决定上前帮忙。首先,我不知道这个“美军通讯塔”是个什么鬼?印象里从来没听说美军有这种装备,我猜这大概是编导们从今天的移动基站中得来的灵感吧?其次,就算有通讯塔这种东西,而且为了战役需要不惜暴露也要拿下它,那让炮排“雷神”他们送上几发炮弹轰掉不就得了?或者还有更简单的办法:这个荒山野岭中建起的通讯塔总该引入电源吧,你找到电源线切断它岂不是更省事?干嘛非得让战士用血肉之躯前赴后继地往上冲呢?更何况,你伍千里是有纪律的军人而不是緑林好汉,执行的是护送电台和译电员到志司的任务,这任务关系到彭德怀总司令能否顺利地实施作战指挥啊,怎么允许你在途中两肋插刀去给别人帮忙?要是战斗中出了啥事,影响到电台和译电员及时送达,耽误了战役指挥,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莫名其妙的战斗打得血肉横飞,也打得我昏昏欲睡。影片中许多大的战斗场面做得如同电脑游戏一般,实在提不起多大兴趣。细节上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用电脑特技做出的两发炮弹在空中相撞、擦出火花的镜头。类似子弹空中相撞的镜头在好莱坞动作片和香港警匪片里倒也常见,可咱们这不是现实主义的战争片而非普通商业片吗?且不说战场上炮弹相撞的几率几乎等于零,就算撞上了,炮弹可不像子弹那样是个实心坨子,它是以撞击来触发引信引起爆炸的,空中相撞后怎么就只是擦肩而过,就不会引起爆炸呢?另一处是战士们缴获了一辆美军坦克,有战士说鲁南战役后我摆弄过这个,于是就上去开起来,与对方坦克展开对攻。这样的桥段也似曾相识,好像是来自《战狼II》或是《红海行动》吧?问题在于,那时工农出身的战士大都没啥文化,更不像今天的人们都考过驾照并富有驾驶经验,说他们随便摆弄几下就能驾驶坦克?你信吗?

好不容易等到伍千里他们与东线大部队会合,发现代表志司前来接受电台和译电员的居然是毛岸英。他怎么从西线大榆洞来到东线战场的,又怎么带着电台和译电员们走回志司?电影里没讲,反正毛岸英很快就回到了大榆洞,然后就在美军轰炸中牺牲了。于是,彭总满腔悲愤地下达命令:“告诉宋时轮,给我狠狠地打!”看到此处我才明白,编导之所以不惜笔墨来写毛岸英这个与长津湖并没有多大直接关系的人物,之所以让送电台和译电员的路线舍近求远,之所以不先向观众说明长津湖战役的真正意义,为的恐怕就是让彭总讲出这句话。合着彭总发起长津湖战役就是为了给毛岸英烈士报仇啊?可是,把一场关系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成败的重大战役,归结到是为了给一个人复仇,真的好吗?

不管怎么样,到这个时候,电影总算演到了长津湖头上。当时我看了看手表,距离开演已将近两个小时。电影演到三分之二才说到正题上,只能说编剧的心未免太大了些。

又看了一会儿,实在坐不住,我便离席而去。

导致我看不下去的,不仅在于上面讲的那些不断干扰观赏体验的BUG,更重要的是我没有在影片中看到曾经在《上甘岭》《英雄儿女》等影片中看到的那些可爱、可亲、可敬的英雄形象。现在影片中的那些军人,多了些玩酷、耍帅的味道,少了些工农子弟的淳朴;多了点让人感到不舒服的痞气,少了些那个年代革命军人的赤子情怀;多了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少了些集体主义精神。比如闷罐车里老兵戏弄新兵之类的戏,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甚至十分无聊。我知道,这是模仿好莱坞类型片引出的祸。请不要忘了,我军和美军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军人的精神气质截然不同,这也正是我军之所以能够以“钢少气多”战胜“钢多气少”的敌人的原因。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不着力表现这股“气”,反而拿好莱坞影片中的军人形象做模板,作品注定不会成功。

当然,我也知道影片后面出现了杨根思烈士壮烈牺牲以及“冰雕连”的画面,许多观众为之感动和流泪。但这些能够真正打动观众的东西,恰恰都是编导们因不得不说而勉强塞入影片的历史事实,原本就不在他们艺术构思的框架之内。除了列车经过山海关时战士们凝视长城等少数画面外,编导们并没有用他们的艺术手段营造出多少让我感动的东西。

最后说明,影片只看了一遍,而且还没看完整。凭着记忆写的,可能有些地方讲得不够准确。写这篇东西也没有任何目的,只因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