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标:赛人最低分无法阻挡《芳华》暂列年度国片最高分
2018-01-02 13:10:18
  • 0
  • 0
  • 0

 来源:电影山海经

- 影向标 -

周末版·第一百二十一期

《芳华》得分7.3分

1. 吴李冰:8分

常用笔名LOOK,影评人,《虹膜》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到目前为止,我依然认为作为导演的冯小刚,最佳发挥是电视剧《一地鸡毛》。这是空前绝后的一部中国电视剧,冯小刚不可思议地拍摄了一部时长400多分钟的电影,《一地鸡毛》的场面调度水准超越了冯小刚迄今所有的电影作品。《芳华》在冯小刚的电影序列中属于较高水平的作品,他这次的发力点有些让我意外,缅怀历史和青春,与《芳华》的主题并没有多大关系。

甚且,《芳华》的动人之处并不仅仅是因为探触到了红色社会主义遗产这样的珍贵历史社会议题,这只是影片的一个起点,它给了影片启动情感能量的一个杠杆。影片没有简单粗糙的树立二元对立的冲突,反讽、批判、讴歌,没有成为影片的基调,影片无意于去歌颂一类人,否定一类人。没有青春无悔,没有怀旧伤感。即便是解散文工团群宴这样的告别大戏,个中情绪也是百般复杂。

影片最击中、最让我久久无法平复心境之处,是深情动人地勾勒出了人的神性光芒渐渐褪去遁入俗世生活的悲剧性精神历程。对这部电影,我唯一不满足的地方是萧穗子的旁白,我倾向于这是严歌苓的视点,刻意以一种风轻云淡的口吻回首往事,客观效果却是柔化拉平强而有力的历史纵深。

我的本年度最佳华语电影。

2. 刘宇清:8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不得不承认,总有人在评价电影时经常采取双重标准。我就比较偏爱国产电影,并且反感用好菜坞大片的成就来衡量中国式文艺片。另外,用文学原作来衡量电影改编,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有很大一部分观众只看电影不读小说。小说之于电影,有时只是一种启发、素材或者灵感的来源。这样看来,无论张艺谋根据《陆范焉识》拍摄的《归来》,还是冯小刚根据《芳华》拍出的同名电影,都有其自身的逻辑。有人说,《芳华》是冯小刚的《致青春》,这并非贬低,也不是浅薄,而是无可厚非。当兵有当兵的情结,读书有读书的回忆,和历史、时代有密切关系,但若牵扯到国家、政治,总是会不伦不类,或者如隔靴搔痒。谁的青春不残酷?《芳华》就象在三十年同学会上回忆两个友好寝室的人生,不需要精巧的故事编排,娓娓道来,甚至浮光掠影也可以感人。一部非常“中国化”的电影!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记住是“如”而非“是”!如果一定要较真,说影片解构了谁?批判了谁?那还是去读历史,看小说吧。一个“老炮儿”的“老兵新传”,都在拿“过去的事儿”傲娇地向新时代“讨个说法”,有人反感,有人感动,有意思!

3. 无耻不混蛋:8分

资深媒体人,曾任豆瓣电影、时光网内容主管,现为自媒体“超前首映”创办人。

这是一部真正有良知的作品。前半部分,有多美好,后半部分,就有多残酷。从表面上看那,你一定会以为冯小刚这是拍了一部讲述文工团岁月的寄托“私情”的青春回忆片,到最后,你会发现,这其实只是一种叙述上的策略。整部影片,就是一部极致(且机智)的反讽片。这一次,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有了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有担当的、有尊严的、有所指的严肃作品。

4. 大奇特:8分

欧美老电影爱好者,DVD收藏发烧友。

那个年代,集体对于个体的“人无完人”是敬而远之的,边缘个体最容易找到共鸣;人们对于“英雄”的定义也是不容许有缺点的,所以英雄才会一次次上场和落幕。对于那个时代特征和精神面貌的还原,拥有创作者的情感投射,使之活灵活现,恍若隔世。私以为是冯小刚最好一部,带着镣铐拍给观众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还要规避各种问题,很了不起了。

5. 刘起:8分

电影学博士,电影杂志编辑。

对集体主义的嘲讽与对逝去青春的缅怀微妙地混杂在一起,形成了对于时代、社会环境与个人关系的一种深度呈现。在一个面色红润、高歌猛进、推崇强大自足的时代,去表现刘峰和何小萍这些被侮辱、被损害、被遗忘的个体,这一视角更显得弥足珍贵。面对这样一部作品,我必须对冯小刚导演表达自己的敬意。

6. 独孤岛主:8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以大煽情揭破大煽情,春光明媚对抗春光明媚,完美的演员与音源的选择,全面诠释了一个覆盖着“理想主义”的年代里理想与命运的双双错身与重置,改变人们命运的不是无常,而正是外在强大内里空洞的大时代与个人欲望本身。

7. 胤祥:7分

电影学者。

无论外观如何,内核里都是一部讲校园霸凌的……青春片,比较好的一个处理是为悲剧寻找了性格、人性、社会和时代的多种原因,但社会和时代这层皮描得太鲜亮,以至于把前面的东西遮蔽了。这不仅仅是影像上的炫耀(比如练功房和战场的长镜头),其基本语法逻辑是十足的凝视/色情观看,而且最主要的问题是选角——冯小刚难道真的不记得工农兵美学标准下选出来的女性是什么长相了吗?就更不要挑台词儿和发音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校园青春片才是《芳华》内在的运行逻辑,而文工团或者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是“风格要素”,不要指望从中看到什么除了陈词滥调之外的历史观,冯小刚试图再次“老少咸宜”,但恐怕离“雅俗共赏”“官民同乐”乃至“左右逢源”还有相当之距离。《集结号》与《色戒》以来的中国社会变化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影片文本和电影事件中显影。

8. 风间隼:7分

影评人。

冯小刚的最佳作品——也就这样了吧。道具、美术都有种让人感动的细致,但各种柔光滤镜让人倒胃口;也有一个又一个华丽丽的长镜头,但人物的脸谱化让人没法忍。比《唐山大地震》《1942》和《集结号》好的地方是,不仅仅展示了毁灭,还扎实地刻画出了被毁灭的那种美好,但逝去的“大观园”是否真的那么美好呢?我始终怀疑。所以这电影对我而言,始终还是难以摆脱蓄意“卖惨”的嫌疑。冯是大陆导演中最擅长市民情节剧的,然而问题也就出在这里。过分沉溺于草民被时代巨轮碾压的悲情,却无力反思巨轮本身,这使得他的电影始终讨巧有余,力度不足。

9. 秦婉:7分

凤凰电影策划。

冯小刚的情感满得几乎要溢出来,还精心制造了生涯中罕见的调度长镜头,终究拍的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东西。一个好人的性压抑反倒令人畏惧,万劫不复之后,仿佛天地只一命一人。有人的青春是轻飘飘的,有人的青春是汗津津的,最压抑的年代反倒拥有最纯粹的崇拜和最纯粹的自私。而从尚武到拜金,从集体到个人,开放的年代,他们只能在伤痕中度过。回眸中的苦涩亦是衰败的甜美,谁也没有心比天高,越执拗的越是命如纸薄。不过在批判力度上,此片由于耽于情感抒发而显得不足,令人看不透表述方向,这也是导演的一贯问题。

10. 桃桃林林:7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冯小刚这次应该是走心了,第一次能在他的电影里找到更真实的感情共鸣。故事可看性不错,从青春芳华到残酷战争再到一切的幻灭,颇有些伤感。美术、服装、摄影、配乐都非常出色,也成为主要加分项,片子拍得非常漂亮。

11. 徐元:7分

电影媒体人,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及《大众电影》副主编,现为《人间电影大炮》制作人。

冯小刚和严歌苓两个文工团老兵的情感投射,五味杂陈,莫衷一是。有特别锋利的地方,但也不乏妥协,大概终归是由于两个成功人士在回望过去。不过,我们又怎能指望在今时今日的中国大银幕上看到真正的真实和深刻呢?

12. 西帕克:7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一整代年轻人为国家付出了青春,却遭到了整个社会集体主义的迫害。冯小刚用有限的话语权,很克制地讲述了这个故事,视听语言也更加成熟。唯一遗憾就是旁白太多余,在关键场景出现,非常影响情绪。

13. 赛人:6分

影评人。

青春的散场、个体与集体的双重流逝、时代剧样式的追悼。均是通往《芳华》的路径,但仍不能够抵达它最终的目的地。片尾是同病相怜,也是更浩荡的无怨无悔。既然我们都身处社会生活当中,司机会是乘客、医生会是病人、子女总有一天会成为父母。你就这样在多重身份中流转,并被替换。而一味的剔除人群的种种属性,会陷入到伪现实的牢笼里不能动弹,又或者你无法扯着头发离开大地。

得承认,它的文学性不够好,人的身躯胜过人的面貌。影像的调度有时会僵硬,还是缺乏与时光同步的流动感。在意识上,在需要思辨的时候,也常出现拥堵的状况。但它有着此类电影最珍贵的事物。

片中最重要的舞蹈有三场,第一场最好,那些让我们的目光有所攀援的身体在闪闪发光。她们的身体还没被任何口号、指令所包裹,她们是跳给她们自己看的,但也许她们在想象,台下的观众会为她们所感染,但此刻,她们是她们自己的观众。

最后一场,她们要给一群精神或肉体上有过创伤的人表演。她们马上要解散,她们因此而带来的哀痛和下面的观众一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谁是观众?没有了观众怎么办?不给你观众,你又怎么办?好在人生够开阔,又或者怎么活,都是一辈子。

而对于往事呢,就像那张照片。有人会撕碎,就有人会给你拼贴起来。无论怎样,这都是一场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时代纪录。

14. 黄文杰:6分

高校教师。

冯小刚的确是饱含深情地拍了这部充满岁月感怀的青春片,问题在于他过于沉溺于自己的文工团回忆,那些干净整饬、聚焦美好的青春面容与肉体的特写、慢镜头和柔光镜头,暴露了一种无法自拔的迷恋感和美化意识,而它们所营造的明媚感,与影片本身或曰原著对人性、时代之丑展开批判与审视的沉重暗黑主题背道而驰,由此导致了影片形式与内容颇为拧巴的断裂和错位,也造成了叙事上的摇摆不定、剧力的分散和多个形象单薄、面目暧昧的群戏角色。严歌苓对影片的评价是拍得很美,殊不知这种过于美化的美在此时此地是不合时宜的,或许也没意识到影片展现的其实是被冯小刚强行改造过的青春,而不完全是她或原著里的青春。冯小刚在与周黎明的对谈中不讳言影片揉入了他对文艺女兵的“意淫”,我们得承认,如今的冯小刚,作为创作者他是诚恳的,但是也是不够冷静的。同样处理自传性题材,我们可以看到侯孝贤在拍摄《童年往事》时有意运用了中远景镜头,那种距离感更有助于作者和观众看清一个真实的复杂时代,相比之下,冯小刚太情绪化、太把持不住了,毕竟不是所有的青春,不是所有的题材,都适合不加节制的抒情和赞美。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